| 太阳能电池

中海阳:自主创新助力光伏、光热两翼齐飞

来源:国际能源网

作者:本站专稿

时间:2011-07-28

    国际新能源网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海阳建立了以企业经营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研发体系,仅用六年的时间,已发展成为拥有核心专利技术的专业太阳能电站服务商,积极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

    坚持自主创新,保持竞争优势

    创新是科技进步的灵魂,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中海阳在光伏发电系统集成领域的技术研发,始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加强研发创新,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在太阳能电站建设方面保持了明显的竞争优势。

    由中海阳自主研发的赛德-I 型DCS控制系统采用分散控制、集中操作、综合管理和分而自治的设计原则,利用三级两层架构,通过分散过程控制级、集中操作监控级、综合信息管理级三级管理并辅以双CAN总线方式通信网络和工业以太网方式的通信网络连接方式,有效解决太阳能电站只监不控的现象,大大提升太阳能电站的发电量。

    据研发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赛德-I 型DCS控制系统通过太阳位置自动跟踪系统,确保太阳能电池随着太阳的移动而旋转,始终保持与太阳光的垂直,可提高20%~30%的发电率;同时加强对故障点控制、报警,从而有效降低维护难度和工作量。目前赛德-I 型DCS控制系统已应用于多个大型太阳能光伏并网电站项目,有效完成科技成果转化。此外,即将被应用于太阳能热发电的控制系统已经完成系统升级的技术开发工作。

    2011年6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颁布实施,在指导目录鼓励类新增的新能源门类中,太阳能光热发电被放在首要位置。中海阳于2011年4月,在成都双流投资建设太阳能聚光热发电反射镜生产线项目,一期竣工投产预计产能可以满足800MWe太阳能光热电站对镜场的建设需求。同时,为了推进太阳能热发电产业发展,中海阳着手进入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研发阶段。如今公司在光热发电的机械结构、追日功能等模块进行深入开发,力争为太阳能热发电的系统集成领域推广储备应用型核心技术。

    注重科技研发,加强成果转化

    中海阳自设立之初就确立了技术研发与市场销售的哑铃式架构,注重“产学研”相结合,先后与国内多家科研院所、高校合作进行科研项目开发,目前,公司拥有一支专业、稳定的研发团队,拥有配备设施较为完善的研发基地,研发实力雄厚。已拥有六十余项专利技术,其中多项专利技术入选《北京市自主创新产品目录》,并有效完成科技成果转化。

    中海阳相关负责人表示,新的政策导向给中海阳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公司将立足研发创新,不断研发光伏、光热发电新技术、新产品,推动太阳能发电产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特别声明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太阳能光伏网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国际太阳能光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际太阳能光伏网,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微信 朋友圈

相关推荐

更多太阳能光伏信息推荐 >

图片正在生成中...

关闭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