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站运维

如何区分光伏组件的热斑效应和PID效应

来源:光伏测试网

时间:2019-08-15

   太阳电池组件通常安装在地域开阔、阳光充足的地带。在长期使用中难免落上飞鸟、尘土、落叶等遮挡物,这些遮挡物在太阳电池组件上就形成了阴影,在大型太阳电池组件方阵中行间距不适合也能互相形成阴影。由于局部阴影的存在,太阳电池组件中某些电池单片的电流、电压发生了变化。其结果使太阳电池组件局部电流与电压之积增大,从而在这些电池组件上产生了局部温升。


  太阳电池组件中某些电池单片本身缺陷也可能使组件在工作时局部发热,这种现象叫"热斑效应"。在实际使用太阳电池中,若热斑效应产生的温度超过了一定极限将会使电池组件上的焊点熔化并毁坏栅线,从而导致整个太阳电池组件的报废。据国外权威统计,热斑效应使太阳电池组件的实际使用寿命至少减少10%。


  热斑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尽管太阳电池组件安装时都要考虑阴影的影响,并加配保护装置以减少热斑的影响。为表明太阳电池能够在规定的条件下长期使用,需通过合理的时间和过程对太阳电池组件进行检测,确定其承受热斑加热效应的能力。
  PID效应,又称电势诱导衰减,是电池组件上午封装材料和其上表面及下表面的材料,电池片与其接地金属边框之间的高压作用下出现离子迁移,而造成组件性能衰减的现象。对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输出功率影响巨大,是光伏电站发电量的“恐怖杀手”。
  可知,光伏组件PID效应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两类:1.原PN结电场情况改变,或存在其它的电流通道,造成实际流过PN结的光生电流减小;2.器件受到离子迁移的影响,材料性能发生了不可恢复的变化,和原始制造出的组件相比,输出功率变小。目前,根据光伏组件PID效应产生原因,尽管可分别从电池、组件和系统端减弱或避免PID,但PID效应的影响最终还是体现在电池片上。因此,建议电池厂家对产品进行更全方位的研究。

特别声明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太阳能光伏网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国际太阳能光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际太阳能光伏网,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微信 朋友圈

相关推荐

更多太阳能光伏信息推荐 >

图片正在生成中...

关闭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