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伏人物

瑜阳光能刘振中:新一轮“煤改”将助推太阳能行业进一步发展

来源:国际能源网

时间:2019-08-30

   近日,2019中国(大同)新能源国际高峰论坛暨招商引资项目洽谈会在山西省大同市召开,在主题为“清洁供暖与‘光热+’”的太阳能光热专业论坛上,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会员单位、秦皇岛市瑜阳光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振中以“不断创新是太阳能光热行业发展必由之路”为主题作了演讲。
  刘振中董事长表示:“这一次煤改工作的转变是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一环,也是新能源行业,尤其是太阳能行业发展的绝好机会。”
  对此,国际能源网记者了解到,我国煤改工作在初始阶段主要是“煤改气”,之后煤改气刹车,改为发展煤改电,而根据刘振中董事长介绍,目前虽然政府没有明确公布,但是从政策文件的字里行间便可推断出,煤改工作的下一个风口便是“煤改太阳能”或者“煤改太阳能+”。
  但是,刘振中董事长还表示,伴随着绝佳机遇的是巨大挑战,而要想成功的克服挑战,抓住机遇,国内太阳能行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刘振中董事长进一步解释道:“问题到底出在哪?我个人认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创新力度不够。比如说真空管,我本人有4个相关的发明专利,但是三十多年过去了,真空管领域并没有太大突破——不管是横插、竖插还是斜插、倒插,都仍然是用真空管。”
  此外,刘振中董事长还表示:“煤改工作不能总跟小煤炉子较劲,真正的大市场是工农业应用。”
  “大家想一想,以一台普通的4吨的燃煤锅炉为例,可能这个锅炉比一个村子的小炉子排放得还要多。而且,我国自古以来农村就是一家一户的燃煤、燃柴,除了取暖需求,还有饮食需求,所以煤改工作真正施展本领的地方是工农业应用。”刘振中董事长表示,“然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拿什么区满足工业中高温的热利用呢?只能拿新东西来满足。所以还是离不开创新。”
  对于如何进行创新,刘振中董事长提出了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相结合的思路:“民营企业相对于国企、央企,其科研投入捉襟见肘,然而民营企业所具有的优势便是有市场。所以,我觉得应该把国企、央企的科研能力和民企的经销能力结合起来,这样我们光热行业、太阳能+才能有更好的出路。”

特别声明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太阳能光伏网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国际太阳能光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际太阳能光伏网,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微信 朋友圈

相关推荐

更多太阳能光伏信息推荐 >

图片正在生成中...

关闭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