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阳能电池
来源:光伏测试网
作者:蔡静华
时间:2021-01-13
近日,由南京大学谭海仁教授课题牵头的国际联合研究团队制备了12cm²的大面积全钙钛矿双结串联电池转化效率首次突破了20%,是迄今为止面积大于10cm²钙钛矿电池(无论单、双结)的效率最高值,创下世界纪录。
据了解,在54-60℃条件下,封装后的钙钛矿叠层电池连续工作500个小时后,仍能保持其88%的初始性能,表现出良好的长程稳定性。该项研究通过在铅锡卤素混合钙钛矿薄膜中引入双极性的抗氧化剂,基于该电池的双结全钙钛矿电池效率高达25.6%。 2019年6月,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可再生能源与氢能技术”等重点专项2019年度项目申报指南》提到在太阳能行业开展稳定大面积钙钛矿电池关键技术及成套技术研发,关键指标方面要求大面积钙钛矿光伏电池效率≥19%(面积>20cm×20cm),室温25℃,AM1.5光照1000小时后,效率衰减≤10%。
钙钛矿实现产业化的一大制约因素便是大面积钙钛矿的制备。专业人士表示在单结钙钛矿组件想在超过1m²的面积上实现超过20%效率的产品难度非常大,目前协鑫纳米所做的为目前最大的钙钛矿组件,为1241.16cm²。
牛津光伏最新破记录的29.52%转换效率的钙钛矿叠层电池面积为1.12cm,纤纳光电则在面积为19.276cm²的小组件上实现了18%的转换效率。
协鑫纳米是全球唯一一家取得钙钛矿组件实用化产品商业测试的企业,其钙钛矿组件在全球范围内率先突破了1000平方厘米以上尺寸,在1241.16平方厘米的有效面积上,协鑫纳米的实用化钙钛矿组件效率为15.31%。
钙钛矿最新研究进展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太阳能光伏网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国际太阳能光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际太阳能光伏网,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爱旭股份 4分钟前
光伏头条 37分钟前
光伏头条 37分钟前
图片正在生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