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伏动态

浙江嵊泗创新“渔光互补”养殖新模式 蓝色牧场奏响绿色发展“协奏曲”

来源:嵊泗县

时间:2021-02-05

2月5日,70万尾南美白对虾虾苗将从广东运到嵊泗县洋山镇大洋山岛西侧的养殖车间。养殖车间上方架设光伏阵列,光伏板下方实施鱼虾养殖,这个“渔光互补”新模式是嵊泗县海洋牧场追求绿色发展的一个缩影。

广阔的海域造就了嵊泗得天独厚的海洋牧场。近年来,嵊泗把生态文明建设与蓝色海洋经济发展、特色美丽海岛建设紧密结合,加大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力度。国家级海洋牧场马鞍列岛海洋牧场示范区经过10年建设,完成总投资4600万元,投放养护礁10.675万空方,形成海藻场和海草床面30公顷。嵊泗县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他们还在马鞍列岛国家级海洋牧场嵊山礁区进行深海牧场水下监测系统安装及布放,通过监控视频可以发现人工鱼礁正在聚集大量海洋生物,海洋生物的种类也越来越多。

八爪鱼在礁石缝里缓慢蠕动,肥硕的虎头鱼“亲吻”着蓝色的柳珊瑚,成群的角蝾螺从毛茸茸的海仙人掌边缓慢爬过,大海葵花在礁石上张着大嘴呼吸,远处银闪闪的带鱼群一闪而过好像流星……这是记者通过深海牧场水下监测系统看到的视频画面。

马鞍列岛国家级海洋牧场由嵊泗县海盛养殖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公司依托上海海洋大学、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等多家科研院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采用“产、学、研”结合,合作申报科研项目。

大洋山岛西侧的养殖塘,原本是一片盐板地,2017年,嵊泗县引进“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后,规划建设24个养殖棚,共1932个养殖池。去年6月30日,光伏电站顺利发电并网。实施单位国家电投集团舟山智慧海洋能源科技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建成后,预计年营业收入可达1.52亿元以上。

特别声明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太阳能光伏网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国际太阳能光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际太阳能光伏网,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微信 朋友圈

相关推荐

更多太阳能光伏信息推荐 >

图片正在生成中...

关闭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