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伏人物
来源:光伏荟
时间:2023-07-19
6月12日在慕尼黑机场被德国有关部门带走协助调查的中国光伏企业高管在滞留德国境内近一个月后,已于7月7日,在缴纳相关罚款后得以回国,今后也可以继续正常出境。
据官方媒体今日消息,6月12日在慕尼黑机场被德国有关部门带走协助调查的中国光伏企业高管在滞留德国境内近一个月后,已于7月7日,在缴纳相关罚款后得以回国,今后也可以继续正常出境。
据报道,这名原本去参加在慕尼黑举行的2023年德国慕尼黑国际太阳能技术博览会(Intersolar Europe),但下飞机后即被带走的中国光伏企业高管,曾被短暂放回酒店履行展会工作任务,但展会后并没有和其他参展人员一起回国,而是继续滞留德国协助调查,涉及的问题或与2018年前中欧实施的光伏最低价格承诺协议(MIP)有关。,
公开消息显示,MIP(Minimum import Price)协议是指从2013年12月至2018年9月执行的中欧光伏最低价承诺协议。这个协议是欧盟为了对抗中国光伏产品的倾销和补贴而采取的主要措施。根据协议,中国光伏企业必须以高于最低限价的价格向欧盟市场销售光伏产品,并且每年的销售量必须限制在一定的配额内。如果超出配额的厂商则需要缴纳高额的双反关税。这项MIP政策导致了中国光伏组件出口欧盟市场的规模减少了近80%,同时也推高了欧洲光伏电站的成本,抑制了本地光伏装机需求。
业内有分析认为,虽然,6月12日在慕尼黑机场被德国有关部门带走协助调查的中国光伏企业高管在滞留德国境内近一个月后,已于10天前回国,此次事件就此暂告段落,但余波未平。
多位光伏企业界人士和专家表示,此次事件在光伏产业界和在欧中企引发的震动极大。尽管当事人已经回国,但国内光伏企业还是要保持警惕。企业在从事海外业务时要深入研究所在国的法律法规及政策变化,努力做到合规。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太阳能光伏网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国际太阳能光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际太阳能光伏网,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广东水电二局 25分钟前
国家发展改革委 30分钟前
国际能源网编译 35分钟前
图片正在生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