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伏企业

中国大坝工程学会多能互补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

来源:中国电建西北院

时间:2024-05-21

“要实现‘双碳’目标重在落实,在新型电力体系下实现多能互补技术创新和发展就是落实该目标的具体路径。”中国大坝学会理事长矫勇在多能互补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上谈到。

5月15日,中国大坝学会多能互补专业委员会在西安正式成立。该专业委员会由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建西北院”)作为支撑单位进行筹备组建,秘书处挂靠在西北院旗下。专委会旨在在多能互补领域,通过组织全国技术交流与合作等方式,促进我国多能互补行业的不断进步,通过搭建合作交流平台,为多能互补相关技术人员和管理者服务。

会上,矫勇指出多能互补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恰逢其时,是落实我国“双碳”目标,推动新型电力体系下实现多能互补技术创新与发展的重要举措。多能互补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有助于利用各方优势与专长,促进能源行业相关单位合作交流,推动多能互补产业进步与高质量发展。下一步,要紧紧围绕国家能源重大战略需求,积极发挥学会平台作用,加强多能互补研究的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为新技术迭代升级、成果转化搭建平台,更好更快地推动能源协同创新发展。

中国大坝工程学会多能互补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电建西北院总工程师周恒谈到:“能源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基础。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新能源、加强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成为解决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能源需求增长与能源紧缺之间矛盾的必然选择。” 他说“中国电建西北院作为多能互补研究与实践的先行者,始终坚守国家队地位,先后在大规模新能源消纳的多能互补理论模型、送端基地抽水蓄能电站优化布局、新型储能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建设等多能互补关键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

近年来,中国电建西北院依托长期多能互补技术研究和项目建设经验,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从规划、设计、运行等多方面打造多能互补行业交流平台,凝聚优势力量,推动多能互补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先后完成了龙羊峡水光互补项目、哈密及酒泉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西电东送多个外送通道多能互补基地、西北五省区主要流域可再生能源一体化规划研究、青藏高原大规模新能源开发多能互补研究、沙戈荒抽一体化基地规划等近百项多能互补项目。

开幕式后,来自水利水电规划总院、河海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西安理工大学、国家电投集团光伏产业创新中心、成勘院、西北院等九家专委会单位代表发表了相关技术专题演讲。其内容涵盖了水能、风能、太阳能、氢能、压缩空气储能等多种能源的互补应用,展示了最新的技术成果和成功案例。

中国大坝学会多能互补专业委员会邀请了行业内优秀的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校等机构加入,目前共有42家单位组成。未来将在多能互补理论创新、政策研究、产业发展、技术整合、国际合作等方面开展相应工作。将凝聚一大批发电集团、设计院、高校、科研机构、设备厂家等产业链上下游单位,最终成为国家具有权威性和影响力的专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特别声明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太阳能光伏网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国际太阳能光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际太阳能光伏网,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微信 朋友圈

相关推荐

更多太阳能光伏信息推荐 >

图片正在生成中...

关闭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