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布式电站
来源:国际能源网
时间:2024-12-24
西藏开投阿里改则构网型光储电站,作为全球首个超高海拔、低温、弱电网场景下的6MW/24MWh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储能电站,于近期实现并网送电投运,将进一步提升西藏阿里地区新能源接入比例、电网输送比例、减缓保供压力,为有效解决我国弱电网环境下新能源接入问题起到积极示范作用。
(图:项目现场)
2024年7月,西藏开投集团积极响应政府号召,11月完成建设超高海拔、弱电网、低温场景下的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储能系统。该项目平均海拔4600m,冬季温度低至-20℃+,同时该区域地处西藏电网的末端,新能源装机占比高,电网强度相对薄弱。该项目预计年平均上网电量5303.24万千瓦时,年可节约标准煤约1.59万吨,预计减排二氧化碳约3.78万吨。
项目通过构网型储能技术实现对该区域电网维稳以及瞬时支撑,主动提供惯量支撑、电压支撑,提高系统阻尼水平,抑制宽频振荡,增强系统的稳定性,保障居民的冬季稳定供电,是发展新型电力系统的典型示范。
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储能设备图
其中,人工短路扰动试验作为构网型储能电站性能验证的最主要的系列试验之一,主要目的是验证构网型储能系统应对电网突发事件时的调节特性。在西南网调、自治区调度的统一组织下,由国网西藏电力科学研究院牵头针对35KV不接地系统短路故障特性开展仿真分析和编制方案,认真做好现场测试环境勘察、落实储能机组测试点和试验设备,确保本次试验高效组织、有序协同和安全实施。最终,历时10多天准备后,在多位专家、客户的见证下,实验一次性成功通过。
35KV人工短路扰动试验共计开展两次,分别在储能系统构网控制模式下的充电状态、储能系统构网控制模式下的放电状态+跟网控制模式下的充/放电状态,全面验证阿里弱电网特性下构网性储能系统应对电网事件时的调频、调压能力。
全球首个超高海拔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储能人工短路试验圆满成功
基于华为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储能系统的稳定性、性能测试曲线以及构网参数的顺利设置,本项目构网型储能于11月11日正式由跟网模式转构网模式运行。本电站满足GB38755-2019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计算技术规范》等要求,新能源发电单元升压变低压侧多场站短路比应不小于1.5,且新能源并网点多场站短路比应不小于2.0、宜大于3.0。西藏开投阿里改则构网型光储电站按照构网型模式运行极大的提高业主收益,保障居民冬季用电可靠性,在全容量(6MW)构网运行时,光伏出力可从1.5MW提高至12MW(光伏交流出力提升8倍)。
该项目的顺利完工和成功送电,标志着新能源技术在高原地区取得了重大突破,为当地及周边地区提供稳定可靠的清洁能源,减少化石资源的消耗、有害气体对环境的污染,有力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作为超高海拔构网型光储项目的里程碑,西藏开投阿里改则构网型光储电站的成功推进,标志着我国新能源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也体现了西藏开投集团对于推动清洁能源发展的坚定决心。未来,华为与西藏开投集团将继续携手深化合作,推动建设更多高质量的新能源项目,持续努力构建清洁低碳、生态共荣的绿色美好雪域高原。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太阳能光伏网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国际太阳能光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际太阳能光伏网,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图片正在生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