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阳能项目

江苏连云港开发区:省内最大!三峡青口盐场渔光互补“光伏复合”项目即将并网发电

来源:连云港开发区

时间:2025-04-16

进市开发区,三峡青口盐场渔光互补“光伏复合”项目——江苏省最大的单体陆基渔光互补项目现场,新架设的银灰色输电线塔沿盐碱地边缘拔地而起,塔基与光伏板阵列平行延伸,电缆将池塘上方的光伏电力汇入电网。

项目概况

该项目由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额20.025亿元,占地面积约7600亩,建设规模交流侧450兆瓦,直流侧540兆瓦,并新建一座220千伏升压站,配储容量为45兆瓦/90兆瓦时(储能系统额定功率为45兆瓦,可存储的能量为90兆瓦时)。

该项目以“渔光一体”模式实现综合开发,通过“板上发电、板下养鱼”的协同布局,将光伏电站与水产养殖深度融合,构建绿色生态循环体系。

“光伏板支架最低点要距离水面4.5米,这样才能保证散射光的折射率,同时为渔船作业预留充足的空间。”三峡青口盐场渔光互补“光伏复合”项目负责人唐荣忠表示,在支架高度设计上,该项目团队进行了3轮技术论证,最终确定了光伏板和水面的最佳距离。相较于传统光伏项目,该模式不仅能够有效节约土地资源60%以上,还促进了清洁能源的替代利用及盐碱地的生态修复。

项目进展

项目现场,蔚蓝的天空下,近78万块光伏板如波浪般起伏,深蓝色板面倒映着鱼塘的波光,在水面上形成一道道“遮阳屏障”。该项目150亩的养殖试验塘中,自动投饵机正向水中喷洒饲料,工人们近期投放的120万尾东方对虾苗在光伏板的庇护下欢快畅游。“水上发电、水下养殖”这一生态循环模式能有效抑制藻类的过度繁殖,为水产养殖营造一个稳定的生态环境。

目前,该项目现场正在进行光伏板及组件安装工作,预计今年5月31日前全容量并网发电。

项目意义

“我们采用海螺大混养、海参双季混养、传统混养三种试验模式,用于探索渔光互补养殖的风险节点和处理方案,为后续大规模养殖提供可借鉴的样板。”三峡青口盐场渔光互补“光伏复合”项目负责人王禹介绍,这种混养模式不仅充分利用了池塘的有效空间,还形成了完整的生态链,使池塘具有一定的水体自净能力。

向水“借”光,渔光生“金”。该项目的顺利推进,标志着清洁能源与现代渔业的深度融合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该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高达6.7亿千瓦时,相较于同等发电量的火电项目每年可节省标准煤20.5万吨。同时可大幅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排放,为绿色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同时为现代渔业开辟了创新路径。


特别声明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太阳能光伏网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国际太阳能光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际太阳能光伏网,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微信 朋友圈

相关推荐

更多太阳能光伏信息推荐 >

图片正在生成中...

关闭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