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站零部件
来源:低碳复材
时间:2025-04-18
2025年2月,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宣告新能源电价全面进入市场化时代。光伏电站收益率预期骤降,国企批量出售资产、项目暂停开发等消息频现,行业正经历从“政策温室”到“市场丛林”的剧烈阵痛。!
行业变局:电价市场化下的“冰与火”
1、电价全面市场化:光伏电量全额入市,电价由供需决定,午间光伏出力高峰时段电价暴跌,收益波动性加剧。
2、存量增量双轨制:2025年6月前投产的存量项目享有过渡保护,增量项目需通过竞价获取机制电价资格,低价竞争或成常态。
3、补贴退坡与绿证分流:补贴政策逐步退出,绿证收益与差价结算机制互斥,部分项目环境溢价缩水。
4、项目叫停:一些预期收益不达标或消纳无保障或已经来不及开工建设的项目被果断叫停。
5、盲目扩张受到遏制:取而代之的是更严格的项目筛选和风险管控。
6、资产甩卖:在收益率预期降低的情况下,央企加速出售低效电站。
......
内卷加剧:组件“拼价”与材料“未稳”
在电价市场化倒逼下,光伏产业链上游竞争进一步白热化,而中下游技术创新尚未形成护城河。
1、组件价格战:从技术竞赛到“流血求生”
N型TOPCon产能过剩,2025年全球TOPCon产能预计超800GW,供需失衡导致价格战升级,部分企业毛利率逼近盈亏线。
技术迭代风险,BC、钙钛矿等技术路线未成熟,企业陷入“押注未来”与“保当下份额”的两难。
2. 光伏复材:替代传统金属的“半步之遥”
复材边框/支架渗透率不足5%,尽管玻纤增强复合材料具备轻量化、耐腐蚀等诸多优势,但生产效率、良品率及标准缺失制约规模化应用。
数据缺失,尽管“双证”(认证、实证)齐全,但长期户外老化数据缺失,设计院、业主等参与方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性能认知尚不全面,对其所承诺的25年使用寿命心存疑虑。
“未产先卷”,复合材料企业急于获得用户认可、争夺本就不多的市场份额以及多结构产品间的无序竞争,复材边框产品价格一度降幅超30%之多。
破局之道:从“内功”到“外拓”
面对电价市场化与产业链内卷的双重压力,行业亟需跳出低效竞争,聚焦技术创新、场景适配与生态协同。
1、抓住底层逻辑,稳步持续发展
成本、性能,碳足迹等诸多优势,用户的认可是只是时间问题。
2、夯实产业化基础和技术基础,企稳求长
复合材料边框生产企业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不是市场问题,而是企业内部技术稳定性、可靠性以及生产管理、甚至资金流等相关问题。
保障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提升客户满意度、增强企业竞争力、全员参与及持续改进等措施......
3、场景深耕:从“大基地”到“精细化”
海上光伏蓝海:江苏、山东等沿海省份规划超30GW海上项目,耐盐雾复材制品需求爆发。
分布式新逻辑:结合绿电消费政策,打造“零碳园区+高比例绿电”模式,激活工商业用户采购意愿。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太阳能光伏网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国际太阳能光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际太阳能光伏网,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低碳复材 2分钟前
杭州市萧山区发展和改革局 10分钟前
国际能源网编辑 22分钟前
图片正在生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