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伏动态

2025年《财富》中国ESG榜单:隆基、阳光、晶科、通威、TCL、正泰等24家新能源企业入围

来源:光伏头条

时间:2025-05-22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转型的背景下,ESG(环境、社会与治理)已成为衡量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核心指标。


2025年5月16日《财富》中文网发布中国ESG影响力榜单,再次印证了中国新能源行业在这一领域的引领地位。隆基、阳光电源、晶科、通威、万华、TCL中环、晶澳、正泰、海克斯康、阿特斯等24家新能源企业凭借技术创新与绿色实践入围榜单,从零碳工厂到N型组件技术,一场以技术为核心的环保革命正在重塑行业格局。

图片

零碳工厂

隆基绿能的嘉兴基地成为全球首个“灯塔+零碳”工厂,绿电使用比例达47.5%,通过智能管理系统将碳排放降至净零,并推动123家供应商完成ESG尽职调查,形成绿色供应链闭环。
晶科能源则通过100%可再生能源供能的零碳工厂生产Neo Green组件,其全球绿电使用比例突破53.3%,并实现硅片、电池、组件全链条零碳认证。
通威股份的“渔光一体”模式将光伏电站与水产养殖结合,在52座电站中实现“水上发电、水下养鱼”,年节电量超1.3亿千瓦时,同时减少土地资源占用,成为生态与经济双赢的典范。

N型技术


晶科能源的第三代Tiger Neo组件转换效率达24.8%,量产功率较传统产品高40W,且全生命周期碳足迹减少30%。其N型产能于2024年突破100GW,规模居全球首位,单瓦生产能耗较2020年下降10%。

天合光能则通过N型技术将电池与组件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较2020年分别降低51%和62%,并计划2030年实现100%可再生能源运营。


绿色供应链:从生产到回收



隆基绿能在2024年对136家供应商开展ESG审计,推动23家取得环保认证,并通过ISO 20400可持续采购体系认证,成为行业首个实现供应链透明化管理的企业。
阳光电源则通过现场审核79家供应商,要求其提交ESG整改计划,确保上游环节符合低碳标准。
阿特斯通过机房改造将单基地年节电量提升至200万千瓦时,废弃物产生量下降20.22%。

生态协同:光伏与自然共生

龙源电力在宁夏腾格里沙漠建设的1GW光伏基地,采用“板上发电、板间种植、板下修复”模式,治理沙漠2.6万亩,年减排二氧化碳150万吨,同时创造“光伏+农业+旅游”的复合效益
TCL中环捐建的光伏低碳校园项目,则通过1218kW装机容量为教育机构提供绿电,全生命周期减排3.2万吨CO₂
从零碳工厂到N型组件,光伏行业的技术创新不仅重塑了自身的环保边界,更为全球碳中和目标提供了可复制的中国方案。2025年《财富》ESG榜单的入围企业,正是这场革命的缩影。未来,随着技术迭代与模式创新,光伏产业有望成为ESG实践的技术策源地,推动全球经济向绿色可持续加速转型。



特别声明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太阳能光伏网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国际太阳能光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际太阳能光伏网,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微信 朋友圈

相关推荐

更多太阳能光伏信息推荐 >

图片正在生成中...

关闭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