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伏组件
来源:晶科能源JinkoSolar
时间:2025-07-18
晶科能源的高效Tiger Neo组件,成功应用于东芝三菱合资企业TMEIC在日本长崎创新中心的屋顶光伏项目。作为专注于电力转换系统(PCS)技术的行业领军企业,TMEIC在其自有屋顶部署晶科组件,充分体现了其对晶科产品与技术实力的高度认可。这次合作也进一步夯实了晶科能源在日本市场的领导地位——公司已连续七年蝉联日本光伏组件出货量冠军。凭借Tiger Neo TOPCon系列组件的强劲表现,晶科能源在2024年拿下了日本光伏市场26%的份额,在以屋顶项目为核心的分布式发电领域,优势更为突出。
除了高功率、高效率和高双面率,Tiger Neo突破性的弱光性能表现也尤为突出。在典型屋顶场景中,组件弱光性能直接决定发电效率与系统稳定性。尽管单面安装时TOPCon的高双面率优势未能完全发挥,但其出色的弱光性能仍已得到充分验证。日本鹿儿岛的TÜV Nord户外实证数据显示:在2025年3月的清晨6-8点的弱光时段,TOPCon组件的单瓦发电量比N型BC组件高出5.28%;傍晚4-5点,优势更扩大至9.68%。考虑到日本高达90%的典型屋顶和地区都面临弱光环境,TOPCon的这一性能优势就显得尤为珍贵和实用。
对于一个光伏电站收益来说,发的多不一定赚的多,高电价时发的更多才能赚的更多。因为光伏发电主要集中在午间,此时电力供应大幅增加,市场价格明显降低,发电高峰与电价低谷重合,导致收益受损。而在早晚高峰、阴天、多云等时段,由于总体光伏发电又较为不足,电价会较高。在这些弱光但高电价时段下也能发更多电,才能取得较高收益。所以组件的全天候高发电性能,特别是高双面率(80%-85%),和卓越的弱光性能,可以充分利用早晚阳光资源和地面发射光资源,优化发电曲线,使其与市场峰谷电价匹配,才可明显提升高电价时段的发电量,实现收益最大化。
TOPCon在弱光下的优异表现
源于其精妙的结构设计
漏电通道分布优化:TOPCon 电池在电池表面形成一层隧穿氧化层,这可以有效减少漏电通道。其漏电通道主要分布在电池的四周,而非栅线区域,这种设计大大减少了漏电路径,有效控制了漏电流。相比之下,一些其他技术的电池背面正负电极栅线数量多,增加了漏电通道,尤其是在电池栅线与N型或P型材料交界处,形成了潜在的漏电路径,导致漏电流增大。因此其他技术的电池在低辐照下的漏电问题会更严重地影响电池性能,而TOPCon在这方面表现更好。
并联电阻特性良好:电池的并联电阻(Rsh)与低辐照性能密切相关,Rsh 越大,低辐照性能越好。TOPCon 的结构使得其并联电阻相对较大,在低辐照条件下,能够减少电流的损失,保持较好的发电能力。
背面散热较好:相比某些背面结构复杂的电池技术,TOPCon 电池的背面结构相对简单,散热效率更高。在低辐照条件下,电池的工作温度对性能有一定影响,良好的散热性能可以保证电池在低辐照时仍能稳定工作,减少因温度升高导致的性能下降。
钝化层减少载流子复合损失:TOPCon 技术的钝化层可以有效减少载流子的复合损失。在光照不足的低辐照情况下,载流子的产生数量相对较少,如果复合损失较大,会严重影响电池的性能。TOPCon 的钝化层能够降低这种复合损失,即使在低辐照环境下也能保持较好的电池性能,有助于提高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
即将到来的Tiger Neo3.0,功率跃升至650-670Wp,双面率达85±5%,正是凭借在弱光性能等关键指标上的显著提升,牢牢抓住了分布式客户的心,为其在未来五年持续引领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5年,该系列将凭借技术领先性持续主导市场;而在叠层电池技术发展方向上,TOPCon因其结构兼容性成为钙钛矿叠层电池的最佳基础技术。晶科能源布局的TOPCon-钙钛矿叠层技术将持续引领产业变革,为全球客户创造更高价值。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太阳能光伏网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国际太阳能光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际太阳能光伏网,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特变电工新能源 22小时前
正泰新能Astronergy 22小时前
广南县发展和改革局 22小时前
图片正在生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