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伏百科

科普丨光、储、充一体化容量如何搭配?

来源:能课堂

时间:2025-07-21

在光储充一体化系统中,光伏、储能、充电设施的容量配比绝非简单叠加,而是需要根据用电负荷特性、光伏资源条件及收益目标精准计算。不合理的容量搭配可能导致设备闲置或供电不足,而科学的配比能让系统综合效益提升30%以上。

光储充容量搭配的本质是实现“发电-储电-用电”的动态平衡,需遵循三个原则:

光伏与充电负荷的匹配度:光伏装机容量通常为充电设施总功率的0.8-1.2倍。若光伏容量过高,易出现弃光现象;过低则依赖电网,绿色收益缩水。

储能与光伏的协同性:储能容量一般为光伏日发电量的30%-50%。例如100kW光伏日均发电400kWh,配套120-200kWh储能可有效平抑波动。

储能与充电峰值的适配:储能功率需覆盖充电设施30%-50%的瞬时峰值负荷。某充电站配备4台120kW快充桩(总功率480kW),配套200kW/400kWh储能,可应对短时高峰冲击。

典型场景的容量配比方案

(一)商业中心充电站

某城市商圈充电站每日9:00-22:00运营,高峰集中在12:00-14:00、18:00-20:00,单小时最大充电量800kWh。

光伏:配置300kW装机(日均发电1200kWh),满足白天60%的充电需求。

储能:采用400kWh/200kW系统,可覆盖高峰时段50%的负荷,同时存储光伏午间盈余电量。

充电设施:6台120kW快充桩(总功率720kW),匹配瞬时高负荷需求。

该配比使电网购电量降低45%,投资回收期缩短至5.2年。

(二)工业园区通勤车充电

园区内50辆电动通勤车每日17:00-19:00集中充电,单辆车需充电50kWh,总需求2500kWh。

光伏:利用厂房屋顶建设800kW光伏(日均发电3200kWh),满足80%的充电需求。

储能:配置1000kWh/500kW系统,存储白天光伏电量,刚好覆盖通勤车充电高峰。

充电设施:20台60kW充电桩(总功率1200kW),适配批量充电场景。

此方案实现了“自发自用零购电”,年电费节省超80万元。

(三)高速公路服务区

服务区日均充电量1500kWh,高峰时段(10:00-12:00、16:00-18:00)占比60%,且光照时间集中在正午。

光伏:500kW装机(日均发电2000kWh),正午发电量可满足同期充电需求的90%。

储能:800kWh/400kW系统,重点解决早晚高峰光伏出力不足问题。

充电设施:8台150kW超充桩(总功率1200kW),应对短时快充需求。

该配比使电网峰时用电量减少65%,年省电费约35万元。

容量计算的关键参数

负荷曲线分析:需采集至少3个月的充电数据,确定最大负荷、峰谷时段及持续时长。例如某充电站早高峰持续2小时,平均功率400kW,则储能需至少储备800kWh(考虑1.2倍安全系数)。

光伏利用小时数:不同地区差异显著,海南约1200小时/年,青海可达1800小时/年。光伏装机容量=年均充电量×目标覆盖率÷利用小时数。

储能充放电深度:磷酸铁锂电池通常控制在20%-80%区间,实际可用容量为标称容量的60%。若需实际输出400kWh,需配置约667kWh储能(400÷60%)。


峰谷电价差:价差越大,储能配置容量可适当提高。如江苏峰谷价差0.7元/度,储能最佳容量为日均充电量的40%;而价差0.3元/度地区,降至20%更经济。

对于光储充一体化电站来说,光伏装机并非越大越好,某项目盲目配置1000kW光伏(充电负荷仅500kW),导致弃光率达35%,反而增加闲置成本。同时,过度充放电会缩短电池寿命,一般每日充放电1-2次为宜。例如通勤车场景每日一次深度放电,储能循环寿命可达10年以上。还可以通过能量管理系统实现容量柔性适配,如夏季光伏出力高时,临时提高储能充电功率;冬季则降低光伏利用率,优先保障储能寿命。

特别声明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太阳能光伏网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国际太阳能光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际太阳能光伏网,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微信 朋友圈

相关推荐

更多太阳能光伏信息推荐 >

图片正在生成中...

关闭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

返回